原是報廢件的餘料,99%再利用,設計而成的文創磁釘。

【金屬刺青術】
黑白轉變成彩色,似乎是人類文化的發展方向~
照片、電視、刺青、雷射雕刻等,
金屬雷雕從黑白雷射雕刻到彩色雷雕,
雷雕打印的過程,讓我聯想到刺青的技術與文化。
往下看更多關於刺青的文化歷史。

商品內容物:襯卡+DM+祝虎磁釘三顆+精緻黑硬盒。
使用餘料製作設計🔩

特殊螺帽的外型刻上張大虎嘴的萌虎,
搭配尺寸恰巧相符的爆通閥小元件(也是餘料)
並裝上強力磁鐵,與含碳不鏽鋼的螺帽
形成巧妙的吸力,象徵將祝福吸好吸滿~

●材質:AL-6061系列航太鋁合金
●產地:台灣

●尺寸:
螺帽(老虎部分):R-27xH-11mm (±1mm)
磁鐵pin(祝福部分):磁鐵端R17-祝福端R11mm,長24mm
磁鐵尺寸:R8x8mm
-
【刺青的歷史文化】
刺青在人類的歷史上,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2000年的埃及,木乃伊身上就曾發現紋身的蹤跡。

紋身作為人類輝煌歷史文化的一部分,延續至今已有二千多年。早在原始人類時期就會用白泥或燃料在身上、臉上畫出紋路,美化自己或嚇唬敵人的作用。紋身又是原始社會崇敬圖騰和裝飾藝術的反映。
如今世界各地還保有各種紋身風俗。
-
【刺青工法的變化】
早期的紋身叫做刺青,因為當時使用手工單色刺入皮膚的操作,圖案顏色恢復後呈現青色居多,因此名為刺青。
1891年第一台電動紋身機在美國取得專利權。
紋身機的由來,是山姆.奧瑞裏1892年發明電動紋身機設備,從此現代紋身進入飛速發展,只有一點點輕微的痛感,而其速度快,簡單的紋身幾分鐘就好了。
-
【刺青的意義】
隨著時代演變,開始刺青原因從象徵漸漸轉為紀念居多。
19世紀美國罪犯獲釋時要紋身,英國逃兵要紋身。19世紀晚期英國上層社會男女曾流行紋身。
一戰後,紋身者大都是女人,為了紀念在戰爭中失去的愛人,它們一般紋上小鳥、蝴蝶、紅玫瑰、或是愛人的名字。特別是美國紋身圖紙傳播各地之後,表現航海生活、軍事內容、愛國思想、浪漫情調和宗教熱情的主題,在全世界都趨於標準化。
-
【日本刺青歷史】
日本的紋身最早多紋刺在臉部,二千五百年前,移居的夏威夷人帶著紋身到日本,使紋身在日本發展成為高度的藝術。
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前,神話中的英雄和武士常在身上紋鯉魚、龍和老虎等圖案,這些圖案經常周圍經常是有規則的的波浪🌊(板霧畫,常見於半甲刺青)、條紋和花🌸(櫻花、菊花和牡丹花),並且多為浮世繪風格。
以上內容參考文章:https://kknews.cc/culture/3z3aley.html
-
在19世紀的日本,許多馬夫以全身浮世繪的彩色刺青替代衣服,形成當代別具特色的文化。19 世紀美國畫家約翰.拉.法爾吉(John La Farge,1835 - 1910)曾如此描述:「他們(指日本藝術家)的作品可與最好、最簡單的藝術表達方式相提並論,因其形式與時代同步,野蠻人的紋身與米開郎基羅的設計風格聯繫在一起。事實上,這是最接近藝術家意志的表達,也是藝術的根本。」
《人力車》-馬夫的全身浮世繪刺青 https://storystudio.tw/article/gushi/man-with-tattoo/
※綠色友善※
本產品使用航太金屬零件加工後,所產生的邊角料製造,
這些邊角料並非品質不佳,因為剩餘的材料過小,
難以做為大面積的零件使用,通常這些加工後剩餘的邊料,
都會直接回收熔煉,熔煉過程相當耗能且不環保,
因此Metal Arts 以環保永續的概念出發,
使用這些邊角材料進行設計,保留元件本身的加工痕跡及孔洞,
讓原本只能被熔煉掉的金屬,翻轉成產品獨一無二的特色,
賦予各式各樣的文創意義,重獲新生!
●保固及退換貨須知:
Metal Arts 九德精機 | 保固及退換貨須知
九德精機股份有限公司
客服信箱:metalarts@kingteam.com.tw
客服專線:03-463-1683#2414 #1166
客服地址:320桃園市中壢區西園路130號
網站:www.metalarts.com.tw